最近的天气越冷越带劲,崇礼、亚布力的雪场陆续扯开了营业的大旗;南边的深圳更热闹,全国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早早就支棱起银白穹顶,连见惯暖冬的南方朋友都套上护具,在模拟雪坡上找起了驰骋的感觉。
雪板与碎雪摩擦的脆响中,越来越多人按捺不住期待。但甭管是头回摸雪的萌新,还是想冲中级道的进阶者,甚至压根没见过真雪的南方小伙伴,现在都得补上这堂“雪服必修课”。
毕竟,往雪场里一扎才发现:防风不够的会被吹透脊梁,颜值太素的又总少点在雪地里撒欢儿的精气神儿……这一季的冬日快乐,怕是要从选对那件“会扛事儿又好看”的雪服开始攒了。
更不用说,中国北方滑雪场的气候条件对装备和人体适应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以新疆阿尔泰山脉的禾木雪场为例,冬季平均气温低至-28℃,叠加西北风风速达15m/s时,体感温度能骤降至-43℃。而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法国霞慕尼雪场,同期平均气温为-6℃,风速仅5m/s,体感温度可以维持在-12℃左右。

图注:运动员身着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在新疆禾木雪场驰骋
滑雪者面临的温度震荡也更为剧烈,高强度滑雪时,人体核心温度可升至38.5℃,汗液蒸发速率达1.2L/h,当进入-15℃休息区,体表热量流失速度骤增300%,导致核心温度可能会在15分钟内下降2.3℃。这种剧烈温差使滑雪服需在2分钟内完成从透气排汗到防风锁温的模式切换。
而风寒效应在风口雪场尤为致命。新疆阿拉山口雪场冬季持续17级阵风,相当于每平方米皮肤承受1200W的冷辐射功率。相比之下,瑞士圣莫里茨雪场最大持续风速仅8m/s,-10℃环境下的体感温度-18℃,冷辐射强度仅为前者的1/6。
因此,适用于中国雪场的滑雪服,不能仅仅是静态的保温桶,得是一个智能的微气候管理系统。来看看我们的朋友谷爱凌穿什么上雪场——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
热力洋流3代
为了解决“运动湿冷、静止失温”的雪场运动痛点,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使用了全新升级的热力洋流3代系统,带来“动态吸湿速干,静态保暖舒适”的优异性能。

[1+6]仿生蜂巢透汽阵列
基于对人体运动时热力分布的深度研究,我们发现当你在雪道上流畅滑行时,脊柱L1-L4节段与双侧肩胛骨区域堪称“产热小马达”——这两处肌肉群在高强度输出时,单位面积产热量能达到40-50W/㎡,几乎抵得上静止状态下全身产热的1~2倍。
为了精准应对这份“后背的热情”,热力洋流3代特别针对易出汗的后背区做了巧思——模仿蜂巢结构的[1+6]仿生透汽阵列,中央脊柱位置嵌着一块六边形大导湿网布,像主通道般快速抽走核心热汗;周围再环绕6个小六边形透汽单元,形成一张精密的排湿网络。
这套组合拳能让运动时堆积的湿气顺着“蜂巢脉络”有序扩散,后背始终清清爽爽,再也不怕汗水闷在衣服里黏成一片啦!

定向传输,高效扩散
当你在雪道上冲坡时,后背很快就会沁出细密的汗珠——这些贴肤的湿热气儿,会顺着[1+6]仿生蜂巢透汽阵列的“小通道”,悄悄渗进中间层。中间层的3M Thinsulate™新雪丽棉进行主动导湿,快速扩散水分,扩大蒸发面积,湿气顺着后背的透汽窗和腋下拉链慢慢散出去,一套“吸入-扩散-排出”的循环就这么转起来了,后背始终清清爽爽,完全不会闷出黏糊糊的热疙瘩。
新雪丽棉的另一大优势是保暖。构成新雪丽棉的纤特别细,在同样厚度的面料中,新雪丽棉可以充填更多纤维数量,赋予更多的空气空间,从而留存住更多热量进行保温。此外,新雪丽棉透汽不吸湿,因此即使再出汗,潮湿的微环境也不会影响它的保温效果。等你滑累了停在休息区,新雪丽棉又秒变“暖宝宝”——刚才还忙着导湿的它,此刻稳稳裹住体温,把热量牢牢锁在衣服里,就算山风掠过,体表也不会凉飕飕的。动起来不闷汗,停下来不挨冻,这件雪服倒是把“该热时热该爽时爽”拿捏明白了。


热感应体温管理,全面防风设计
除了这些新的设计亮点,开山雪服V3还延续了前一代的优势设计,内置热感体温计能够实时监测体表温度,从而精准把控身体状态;袖口采用结构化防风设计,衣摆下配有可拆卸雪裙,防止风雪从这些边缘灌入,从而全面守护风雪天气下消费者的舒适体验。

国字号滑雪服到底有多牛
本次测评选用了男女两款雪服,来看看热力洋流3代技术支持下的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有多厉害。
防风测试
滑雪服的防风性能不仅能防止风吹带走体温,保持衣服内微环境温暖,还能保证皮肤不会因为寒风吹干吹裂。尤其是在滑雪运动中,运动员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风速,还有高速滑行时带来的风速叠加。

图注:防风测试中,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置于鼓风机与蜡烛之间,半包围护住燃烧的蜡烛
工业鼓风机的一档风力相当于户外3级风的强度;风力拉满后,风力将达到13300m3/h,相当于户外5级风的强度。以崇礼地区为例,雪季最大的风力大部分也就持续在4-5级。鼓风机开启后,滑雪服都在强风下发生了晃动,但蜡烛火苗依然在正常燃烧,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图注:衣服在强风下抖动,但身前蜡烛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这样的试验结果完全符合预期,毕竟在国标《GB/T 41176-2021专业运动服装 滑雪服》中,滑雪服防风性能的要求是透气率≤10 mm/s,而开山雪服V3的测试结果达到了<0.5 mm/s,远远优于国标的要求。
防水测试
滑雪服的防水性能可以保证运动员即便没抖落干净身上的积雪就走进温暖室内,或是跌倒在湿滑的室内雪道后,也能保持衣服内温暖干燥。国标给滑雪服的防水性能分了三个等级,分别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其中,优等品的防水性能要求洗前面料能承受≥50 kPa的静水压,开山雪服V3能达到≥6000 mmH₂O(约58.8 kPa)。也就是说,即使衣服上压了6000毫米的水柱,这些水带来的压力大概有0.58个大气压那么大,此时这些水依然不会渗入到衣服里面。

图注:糯米纸受潮极易粘黏,而实验后纸张保持轻盈干燥
在我们的实验中,安踏冠军滑雪服内部放置一层遇水则化的糯米纸,毕竟它湿掉一定会变得黏黏糊糊,但我们用高压水枪持续喷射滑雪服表面各个部位后,糯米纸依然轻飘干燥。

图注:强力水流喷淋后,糯米纸依然完好无恙
面料舒适度测试
有滑雪经验或者其他寒冷地区户外运动经验的人都应该体验过,市面上一些硬壳滑雪服的外层防水面料在低温状态下会变硬,导致延展度和弹性变差。不仅会降低穿着舒适度,影响运动表现,也会在动作时摩擦产生更加恼人的噪声。而开山雪服V3采用的Dermizax®面料在低温下性状不会改变,尤其适合严寒的滑雪场地。
在面料舒适度测试实验中,模特分别穿着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和其他主流品牌滑雪服在-20℃的寒冷环境中模拟滑雪动作带够10分钟,并用分贝仪测试衣服所发出来的噪声。在分贝60dB左右的室外环境中,通过运动对比发现,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即便在寒冷环境中也不会变太“吵”,质地依然柔软!

图注:对照组在低温下摩擦噪音巨大,安踏冠军实验组则变化不大
出汗区域测试
我们再来核实一下人体工程学认为的运动产热集中区域是否正确。在出汗区域测试实验中,我们的模特穿上一件贴满湿度测试试纸的紧身运动衣,在室内滑雪机上模拟滑雪过程。运动后,出汗区域的试纸变色,和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的[1+6]仿生蜂巢透汽阵列位置高度一致,体现开山雪服V3的设计科学合理。

图注:通过试纸测试运动后出汗区,
与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蜂巢透汽矩阵设计基本一致

图注:运动后,背部脊柱周围区域试纸明显变色,
说明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的“蜂巢”阵列设计十分符合人体工学
排汗可视化
国标给滑雪服的透湿性能同样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品级。其中,优等品的洗前透湿率要求是≥7000 g/(m²·24h),而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的检测结果达≥7500 g/(m²·24h)。
在我们的实验中,用挂烫机产生大量水蒸汽,可以看到蒸汽被吸入背部[1+6]仿生蜂巢透汽阵列,并从后背的透汽窗和腋下拉链高效排出。

保温测试
由于安踏冠军开山雪服V3的防风防水、吸湿排汗性能都十分优越,因此在寒冷的风雪环境下能提供很好的保温性能。

图注:测试者站在-20℃的冷库里10分钟
在实验中,由模特穿着安踏冠军滑雪服,站在-20℃的环境中待着10分钟,滑雪服内置的温度计显示温度变化并不大,服装内微环境的温度最终保持在26-28℃。

图注:静止状态下,身穿安踏冠军开山雪服体温无下降,
衣物自带热感体温计数据同样精准

图注:测温仪和衣物内置体温计数值一致,
-20℃下能持久维持体温
国家队同源科技
中国创意,中国制造
当专业测试数据揭开开山雪服V3的面纱,其性能已足够让人信服——在-20℃模拟雪场环境中,搭载“热力洋流3代”与3M Thinsulate™新雪丽棉的组合系统,较普通滑雪服提升近一倍的排湿效率;静态休息时,高密度锁温层可将热量流失速度“极限”压制,避免“出汗后冻透”的尴尬。这些来自实验室的硬核数据,不是冰冷的参数堆砌,而是直接对应着普通滑雪者最痛的痛点:北方雪场的骤冷骤热、室内外穿梭的体温波动、高强度训练后的失温风险——开山雪服V3用国家队级技术,把这些风险一一拆解成了“安心滑行”的底气。
对普通滑雪者而言,选择国字号科技专业滑雪服,本质就是为“安全”与“体验”双重刚需买单。国内雪场的极端低温、室内外的巨大温差,让“保暖不闷汗”成了奢侈品。
过去,只有专业运动员能通过高价定制装备解决这一问题,而现在,开山雪服V3把这份“特权”变成了普惠选择。它没有堆砌花哨概念,而是把“动态吸湿速干”“ 静态保暖舒适”这些运动员级需求,转化成了普通人能感知的“后背不黏腻”“休息不发抖”的真实体验。让每个站在雪道上的人都能更专注享受滑行的快乐,不必再为“会不会着凉”“能不能坚持”分心。
而在艺术设计上,采用高辨识度的极光渐变色彩,诠释了安踏冠军的设计语言。女款中有谷爱凌同款红黑配色,红色象征运动员的激情与执着,黑色代表冠军的沉稳与极致,双⾊交融演绎从挑战到卓越的冠军之路。
祝各位雪友都能在新一年的雪季中,滑出自己的开山之作。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1).专业运动服装 滑雪服:GB/T 41176-2021[S].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
2.新疆气象局,阿勒泰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分析[R].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23: 45-48.
3.滑雪场热环境白皮书[R]. 北京: 中国体育总局, 2024: 12-15.
4.法国气象局,阿尔卑斯山区典型气候年鉴[M]. 巴黎: 法国气象出版社, 2022: 78-81.
5.室内外滑雪场热环境对比研究[J]. 冰雪运动科学, 2023, 4(2): 33-37.
张立, 王海涛. 低温医学与失温症防治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89-93.
6.李强等. 运动生物力学在滑雪装备设计中的应用[J]. 体育科学, 2024, 44(3): 45-5
7.吴晓波等. 六边形结构在流体导流中的仿生学应用[J].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3, 39(6): 112-117.
上一篇: 我那逝去的青春,用来纪念这场天津马拉松
下一篇: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2025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鄂ICP备17018819号-3